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
2019-10-25
对神经症的定义
在谈及这本书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是神经症以及什么是神经症患者。
在我们的(现代)文化中,具有一些普遍的无法解决的矛盾:
- 对竞争与成功的追求和对友爱与谦卑的坚守构成了第一个矛盾。
- 第二个矛盾是对精神和物质的需要与追求需要时所遇到的挫折所构成的矛盾。
- 第三个矛盾存在于个人自由与其实际受到的一切局限之间。(我们拥有决定自己命运的无限力量,但实际感受到的却是彻底的软弱无力)
包含但不限于这些文化中的矛盾的出现,会让我们的内心产生敌对冲突。而焦虑产生的主要根源就是自我对于敌对冲动的压抑。
神经症只是正常行为模式的畸变,超越了文化定义中的正常反应模式。
神经症病人在缓和以及对抗这些焦虑与恐惧时,会承受过多的防御代价,从而不可避免的成为一个受苦的人。他们的困境不是来自于具体的现实,而是来自于自己内心的处境。
神经症是人类为了文化的发展所不得不付出的代价。神经症患者是当代文化必然的副产物。
有关神经症
神经症病人的一种困境
个体能够只通过自我,而不借助于他人,就分析清楚自己的行为原理和动机吗?
极有可能的是,没有相关知识和意识的个体对于自己的行为,只能做出一个浅层适合的解释,而难以剖析最深层次的真正情感。
总之,由于某种压抑的存在,它会压抑个体意识到它的存在。这就可能会导致,我们难以意识到某种行为或情绪真正的动机和原理,从而无法进行有效的改善。即使是心理分析师,也可能对此忽视。
例如许多看似工作所造成的机体障碍,可能实际的成因在于内心的焦虑或恐惧。而过多的睡眠和疲倦,可能只是真正的逃避想法被抑制不显。
自我了解与分析的核心问题不是客观意识到压抑的存在,而是首先承认自己的确在压抑自我。
压抑背后的问题:
在阅读时,我认为本书中缺乏了一种探讨,即患者主观的认识。
书中所有的案例都是在以客观的正确来举例,可是对于患者当事人而言,是否真的如书中客观描述的那样,读者却不能也不应该确定。
当事人可以客观认识到一种情感是存在的,但是他却不一定会承认其发生在自己的身上。要证明当事人的确具有某种特别的情感(例如焦虑),那么前提是当事人必须承认自己是具有的,而不是由观察者直接断言。
然而就如同书中所言,患者的压抑,压抑了它对于存在与自身的压抑的认知。因此这种情况下,只是心理分析师主观的告诉神经症患者,他自己具有焦虑,且焦虑来自于对敌对冲动的压抑。
这种缺乏患者主观认知的分析,我始终认为存在错误的可能。
每一种情感都是有具体的作用的。
每一个具体行为,在它的背后,都几乎是由许多种情感的综合影响而导致的。
我们不能用单一的情感去对一个行为做出准确的解释。
焦虑与敌意/敌对冲动:
本书的观点是,焦虑产生的主要根源是自我对于敌对冲动的压抑。
对于这句定义的构成,我的观点是:
- 主动的压抑往往是个体所处的社会文化所导致的。
- 而所谓的敌意则是由大脑必要的联想机制所产生。
焦虑和敌意能够相互转化。敌意催生了焦虑,而持续的焦虑也会导致对某项事物的反应性敌意。
焦虑和恐惧会导致厌恶感,同时厌恶感也是避免它们出现的手段。
投射作用:
另外,对敌对冲动的压抑同时可能也会导致其他难以预测的后果来进行发泄,即投射作用(人将焦虑产生的敌意投射于外部无关事物的观点)。
(例如,许多性行为可能不是真正来自于性驱力,而是作为发泄和输出的途径。这些性行为不应该被视作性欢愉,而只是一种镇定剂)
本书将个体几乎所有的不合理的,难以解释的异常行为,都归因于投射作用,我是有些怀疑的,投射作用我认为存在但不普遍。
行为与文化:
对于个体行为正常或异常的判定,通常是通过其当时所处的文化来进行。但是不同时期与不同地点的文化环境可能是完全不同的,也就是说,同样的行为也会有不同的判定。
因此,在使用心理学对个体进行分析时,必须要结合考虑其具体所处的环境。只有观察理解透彻某个具体环境的文化后,我们才能对其中生活的个体心理做出准确的分析判断。
个体在幼儿时期,仅仅是生理性依赖,而成长到儿童之后,则由心理和社会依赖占据全面的主导。这个过程是基本焦虑和基本敌意诞生的温床。
早期的经历所形成的人格将会对之后的人生产生持续的重大又隐形的影响。
爱,顺从,权利,退缩,是对抗基本敌意的主要方式。
其余观点:
本书由神经症出发,探讨了另外一些令人深思的观点。
心理学是否是万能的?不存在适用于一切人的心理学。
吃喝,睡眠,性交,构成了生命的基本需要。
弗洛伊德认为,对生物性驱力的压力越是完全彻底,文化社会的发展程度也就越高。而对原始驱力的强烈压抑若得不到升华就会导致神经症。
现代文化在经济上是建立在竞争的原则上,独立的个人不得不与同一群体的其他个人竞争。一个人的利益往往就是另一个人的损失。这种情景的心理后果就是人与人之间潜在敌意的增强。
家庭之间的竞争并非普遍的人类现象,而是受文化制约和影响所形成的。弗洛伊德的伟大成就之一就是发现了其导致的后果和发挥的作用。
不论爱情是什么,它始终包含着对爱人和自己感情的屈服和让步。恋爱关系中越缺乏这种让步,则越难令人满意。
爱在我们的文化中,受到过高的评价和强调。
它像成功一样成为一种幻象,仿佛它是一切问题的最后解答。